发布:2021-01-08 10:16 135 评论 纠错/删除
蔡鸣,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导。主攻口腔牙颌面颅畸形的诊治。 2004年毕业于上海交大口腔医学院获口腔颌面外科硕士学位。2008年赴德国斯图加特Marienhospital跟随世界第一位报道下颌骨内牵引的Prof. Wangerin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外科训练。2010年获上海交大医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颅颌面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规划和导航外科系统研发,师从沈国芳教授。
2012年起赴韩国首尔大学、澳洲颅颌面中心、美国达拉斯Medical Hospital与Baylor医学院、美国Arnett&Gunson私人医院、台北长庚医院颅颜外科访学,学习了当今较先进的牙颌面畸形的正颌外科调节,小儿颅颌面畸形与睡眠障碍诊治等相关理念。 在正颌外科、数字化外科、牵引成骨术,颅面外科,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的外科调节领域有一定的探索。
目前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唇腭裂专委会委员,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口腔计算机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口腔学组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颅颌面分会理事,海峡两岸医疗卫生交流协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美容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委员,香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青年团大陆地区联络官,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on)会员,国际颅面外科医师协会会员(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raniofacial surgery)会员。
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负责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负责上海市科委项目子课题1项,完成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基金3项。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好的骨干青年计划,上海市科委好的青年教师访学计划项目,发表论文28篇(第一作者),其中SCI收录8篇。获专利授权3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华夏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第二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5年度交大全英语教学比赛二等奖。2015年中华口腔医学会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15年度中华医学会青年医师教学比赛三等奖。2015年教育部微课大赛医学组一等奖,2017全国睡眠医学年会英文论文比赛第一名,2018全国口腔颌面外科青年医师病例比赛一等奖。
上海交大医科院附设第九人民医院的原名“伯特利医院”建立于1920年。1952年改名为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1964年宣布变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设第九人民医院(下称“九院”),200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大宣布合拼,九院更名为上海交大医科院附设第九人民医院(下称“九院”)。
口腔外科是重点临床专科、教育部"211工程"第一、第二批重点建设学科“口腔颌面外科”的三大分支之一,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教学基地。
年手术量达1200余例/年,创建了关节-正畸-正颌、关节-颅底外科联合诊疗模式。科室现拥有专职临床医师36名,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主任医师10人,副主任医师3人),硕导8人,博导4人,中级职称13人,在研硕士、博士生22人。
临床业务以颞下颌关节、颌面神经、颌面感染、涎腺非肿瘤性疾病和整合牙槽外科为特色。科室现拥有核定病区床位45张,病房手术量达2000余例/年。
门诊关节镜手术床2张,门诊手术床6张(兼涎腺镜手术床1张,种植牙手术床2张)。科室门诊量达18.2万人次/年,门诊手术量达12000余例/年。
开展颞下颌关节手术与非手术调节近30年,其中关节镜手术处世界前列(450例/年),其他的颞下颌关节相关牙颌面畸形调节、外伤、强直、肿瘤、颞下颌关节联合颅底及下颌的重建修复居全国首位。
颌面神经专科以三叉神经痛的个体化调节(药物、骨管减压、射频、放疗、颅内血管减压等)为特色,同时调节面瘫、面肌抽搐、咀嚼肌抽搐、舌咽神经痛等,就诊量约2500人次/年。
涎腺非肿瘤性疾病专科以调节涎石症、干燥综合征为特长,就诊量约10000人次/年。开展多学科联合诊治颌面及胸腔重症间隙感染近10年,接诊颌面重症感染病人达150例/年。
在普通牙槽外科的基础上,结合了种植、正畸、骨引导技术,形成了新型的整合牙槽外科(包含:微创拔牙与种植,正畸-种植联合诊治,牙槽骨保存与缺损修复等功能性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