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1-06-28 14:14 198 评论 纠错/删除
卢晓峰,男,主任医师,教授,从事口腔临床工作多年,擅长鼾症与睡眠呼吸障碍诊疗、颅颌面畸形整复,如: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口呼吸-腺样体面容综合序列调节、睡眠呼吸障碍的手术调节、颅颌面畸形正颌外科、颅颌面创伤整复等。
任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睡眠呼吸障碍协作组组长、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睡眠协会会员。
1995年“颌骨畸形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正颌外科调节”获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严重颅颌面畸形牵引成骨调节”获中华医学三等奖和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颅颌面畸形伴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序列调节”获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2019【国之名医-卓越建树】。
2004-2005年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和密歇根大学口腔颌面-头颈外科访问交流。
自1998年以来为“睡眠呼吸障碍疾患诊疗”继续教育项目负责人;“严重颅颌面畸形牵引成骨调节”和“颅颌面发育畸形正颌外科调节”项目主要组织和参与者,培养国内外近百名专门人才。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编专著:全国本科统编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现代颅颌面外科学》、《正颌外科学》、《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中华口腔科学》、《口腔医学讲座》、《新编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学》、《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外科学》和《睡眠医学》等。主编《口呼吸-需要警惕的不良口腔习惯》,副主编《OSA实用诊疗学》。
上海交大医科院附设第九人民医院的原名“伯特利医院”建立于1920年。1952年改名为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1964年宣布变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设第九人民医院(下称“九院”),200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大宣布合拼,九院更名为上海交大医科院附设第九人民医院(下称“九院”)。
口腔外科是重点临床专科、教育部"211工程"第一、第二批重点建设学科“口腔颌面外科”的三大分支之一,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教学基地。
年手术量达1200余例/年,创建了关节-正畸-正颌、关节-颅底外科联合诊疗模式。科室现拥有专职临床医师36名,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主任医师10人,副主任医师3人),硕导8人,博导4人,中级职称13人,在研硕士、博士生22人。
临床业务以颞下颌关节、颌面神经、颌面感染、涎腺非肿瘤性疾病和整合牙槽外科为特色。科室现拥有核定病区床位45张,病房手术量达2000余例/年。
门诊关节镜手术床2张,门诊手术床6张(兼涎腺镜手术床1张,种植牙手术床2张)。科室门诊量达18.2万人次/年,门诊手术量达12000余例/年。
开展颞下颌关节手术与非手术调节近30年,其中关节镜手术处世界前列(450例/年),其他的颞下颌关节相关牙颌面畸形调节、外伤、强直、肿瘤、颞下颌关节联合颅底及下颌的重建修复居全国首位。
颌面神经专科以三叉神经痛的个体化调节(药物、骨管减压、射频、放疗、颅内血管减压等)为特色,同时调节面瘫、面肌抽搐、咀嚼肌抽搐、舌咽神经痛等,就诊量约2500人次/年。
涎腺非肿瘤性疾病专科以调节涎石症、干燥综合征为特长,就诊量约10000人次/年。开展多学科联合诊治颌面及胸腔重症间隙感染近10年,接诊颌面重症感染病人达150例/年。
在普通牙槽外科的基础上,结合了种植、正畸、骨引导技术,形成了新型的整合牙槽外科(包含:微创拔牙与种植,正畸-种植联合诊治,牙槽骨保存与缺损修复等功能性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