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热线
400-105-8500
首页 > 美丽资讯>正文

新视角:隆胸术后的新烦恼!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上传提供

发布:2019-11-29 17:38 95 评论 纠错/删除

  隆胸术后植入物包膜挛缩或包膜纤维化是隆胸术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约为 10 %,其发生机制由于排异反应,体内产生胶原蛋白在植入物周围形成了一层包膜并随之纤维化,从而导致了植入物的硬化和畸形。临床上,因植入物硬化畸形造成不适和疼痛前来就诊的患者不断增加。超声作为首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诸如此类的文章却少之又少。

新视角:隆胸术后的新烦恼!

  意大利的 Gossner 学者等通过回顾隆胸术后的正常超声表现,对现有的关于植入物包膜纤维化的超声诊断进行讨论,并分析了新技术的价值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文章发表在 2017 年第 20 期 J Ultrasound 上。

  超声可观察到乳腺植入物表面的三层结构,即两条线样强回声及其中间的线样无回声,称为“奥利奥饼干征”(图 1)。若存在小的放射状褶皱和少量的组织液可认为正常表现。乳腺植入物的包膜挛缩通常根据 Baker 分级( Baker I–IV )(表 1)。通常,植入物表面的纤维包膜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难以区分,可以在植入物表面寻找小的放射状褶皱,此处的纤维包膜从植入物表面翘起,便于测量(图 2)。

新视角:隆胸术后的新烦恼!

新视角:隆胸术后的新烦恼!

新视角:隆胸术后的新烦恼!

  包膜挛缩有三种典型征象,包括植入物变形、放射状褶皱数目增多以及纤维包膜增厚。若植入物包膜发生纤维化,其形状会更偏向于圆形。通常认为放射状褶皱数目的增多是由于包膜挛缩。有人认为少量的放射状褶皱是乳腺假体植入术后的正常表现,而且目前并没有研究定义放射状褶皱数目正常和异常的区别。

  判断包膜挛缩较直接的方法就是测量纤维包膜有无增厚(图 3)。 Ganott 等人首先提出,超声可以看到乳腺假体植入术后植入物表面的纤维包膜,并研究了 133 例隆胸术后患者,认为纤维包膜厚度 1mm 左右为正常,若厚度超过 1.5mm 为异常。【原文来自:https://www.meiruowang.com/lx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