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1-01-21 09:36 133 评论 纠错/删除
刘筱菁,女,现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1997年至200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系,2002年获得学士学位;2002保送至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八大处整形外科医院),就读整形外科专业,2007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7至2009年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手术虚拟规划。2009年至今就任于口腔颌面外科医生,2012年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医学中心Methodist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作访问学者。2014年晋升副主任医师。
主要业务方向为正颌外科、口腔颌面部创伤、面部软组织整形(吸脂、脂肪注射移植、眼、鼻、唇整形手术)、色素类病变的激光调节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颅颌面外科手术辅助设计系统的研发、手术辅助机器人研发。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863项目、自然基金、博士后基金和国际AO CMF 基金资助课题研究。发表文章20余篇,参与论著编写2部,论著翻译2部,申请发明专利4项,目前获批2项。社会工作包括:口腔颌面外科数字化实验室负责人,中华口腔医学会计算机专委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医师协会美容再生分会理事。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整形外科的前身为北平大学医学院齿科下设的口腔外科,始建于1955年,是我国较早成立的口腔颌面外科之一,也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专业技术队伍较齐整的科室之一。
1982年经国务院授权,成为中国首批博士学位点,并培养出我国第一位医学博士。1996年作为重点学科首批进入211工程。目前是一级重点学科的骨干科室、继续教育口腔颌面外科培训基地、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颅颌面外科(AO CMF)培训基地,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肿瘤与修复重建培训基地,2011年首批获得临床重点专科支持。
口腔颌面外科是医教研三位一体的科室。专业范围包括:牙槽外科疾病、口腔颌面部炎症、颞下颌关节疾病、面部神经疾患、口腔颌面部创伤、口腔颌面颈部肿瘤、涎腺疾病、牙颌面畸形、睡眠呼吸障碍、唇腭裂、面颈部脉管疾病、面部整形美容和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全科由实验室、口外门诊、激光整形美容室、复苏室和五个病区组成。
科室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教授,现我科在职人员212名,其中包括68名医师,139名护士和5名技术人员;正高级职称25人,副高职称21人;医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48人,硕士学位者11人。目前拥有诊疗椅位29台,住院床位180张,专用手术间8间。年门诊量86000余人次,年住院患者和手术台数超过6700人次。